铝单板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如下:
生产流程:
原材料采购:选择高等级的铝合金板材。
钣金加工:包括数控折弯、焊接等工艺。
表面处理:喷涂装饰用氟碳漆或粉末涂料。
成品检验:按照国家检测标准《建筑装饰用铝单板(GB/T 23443-2009)》进行检验。
包装物流:确保产品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不受损伤。
贮存:存放在干燥通风处,避免高温及日晒雨淋。
质量控制标准:
外观质量:表面整洁、饰面清晰、色泽基本一致,无明显划伤、压痕、印痕和凹凸等残迹,无明显色差。
尺寸偏差:符合表2的要求,有特殊规定时,偏差由供需双方商定。
膜厚:符合表3的要求,单位为微米。
膜性能:包括光泽度偏差、附着力、耐化学腐蚀性、封孔质量、耐磨性,应符合表4的要求。
耐冲击性:经50 kg - cm冲击后,正反面铝材应无裂纹,涂层应无脱落,氟碳、聚酯和丙烯酸涂层应无开裂,陶瓷涂层允许有轻微开裂,阳极氧化膜不做要求。
耐候性:符合表5的要求,需方如有自然气候曝露等特殊耐候性要求,应符合表6的要求。
焊接:应牢固,无虚焊。
组批规则:以同一品种、同一颜色、同一生产批次(连续生产)以及实际交付数量组成一个检验批。
抽样方法:外观质量、焊钉连接逐件检查,尺寸偏差、膜厚、光泽度偏差检验按规定取样,附着性、耐酸性、耐砂浆性、耐溶剂性、封孔质量、耐冲击性性能检验每批抽取2件产品进行检验。
判定与复验规则:检验结果有某一项或一项以上性能不合格时,应从该批次中加倍抽样进行复检,复检结果仍有某一项或一项以上性能不合格时,则判定该批次产品不合格。铝单板外观质量不合格时为单件不合格。尺寸偏差、膜厚、光泽度偏差检验超过规定的不合格品上限时,判定该批次产品不合格,但允许供方逐块进行检验,合格者交货。
友情链接Link